第473章 外出_穿在1977
绝人小说网 > 穿在1977 > 第473章 外出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473章 外出

  第二天,早上6点钟,不需要闹钟,陈凡便准点醒来。

  以前的梦想是一觉睡到下午,直接吃晚饭,现在有条件了,反而睡不着。

  不过倒是应了睡觉睡到自然醒那句话,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数钱数到手抽筋。

  起床之后不急着洗漱,到稍微宽敞的地方做了一套晨练动作,又将几套气功练了一遍。

  半个小时过去,陈凡缓缓收功,站在原地不动,身体却在微不可察地颤抖,不一会儿,周身竟然热气腾腾,就跟练了九阳神功似的。

  其实无非就是体温升高、将身体表面的汗气蒸发,而环境温度过低,就会产生蒸汽现象。

  就跟冬天洗完手之后,手掌上自然冒气一样。

  这种现象在夏天就不太可能看到。

  练完功夫,陈凡洗脸刷牙换好衣服,便去食堂。

  招待所食堂就在前面那栋平房里面,大门是朝着小院里开的,此时还没到7点供应早餐的时候,里面自然没人。

  他也不着急,揣着手手就坐在离窗前最近的板凳上等着,隔着台子和里面的人聊天,“师傅,今天早上吃什么呀?”

  里面正在忙活的师傅们都不禁转头看向他。

  腰杆板正地端坐着,头戴一顶蓝色解放帽,身上穿着一件深蓝色的羊毛大衣,里面是宝蓝色的中山装,脚上穿着油光锃亮的黑色牛皮鞋。

  嘿,好一个俊俏的小伙子。

  一位四五十岁的大妈顿时来劲了,拎着饭桶将大米粥倒进泡在热水中的饭盆里,随即将饭桶一扔,对着陈凡喊道,“小伙子,你哪个单位的?”

  另一个年纪稍轻的大妈捧着一篮子油条搁到旁边,“听你的口音,不是省城的吧?这几天招待所不接待外客,你是来参加作协会议的?”

  陈凡笑呵呵地点点头,“大姐明鉴,我是云湖的,来开会,昨天晚上才到。”

  话音未落,那厨房里就响起一阵哄笑声。

  拎饭桶的那個大妈一巴掌拍在捧油条的那位肩膀上,笑得格外大声,“哈哈哈哈,他叫你大姐呢!”

  年轻那位老脸微红,“小伙子嘴真甜,我都快50了,估计比你妈还大,你得叫大妈。”

  陈凡坐在凳子上呵呵直笑,视线从窗台上扫过,所以今天早上就吃油条配大米粥吗?

  不对,还有包子馒头的香味。

  这伙食可以啊。

  那位年轻点的大妈又说话了,“小伙子还没结婚吧,要不要大妈给你介绍一个?”

  内厨一位大叔端着好高几个蒸笼过来放下,转头说道,“刘姐,你又要找女婿啊?”

  说着还摇头,“我估计不成。”

  刘姐一听顿时怒了,“怎么不成?”

  大叔呵呵笑道,“伱家条件是不错,家里5口人,就有3个在上班,剩下两个还是没毕业的。可人家也不差啊,”

  他转头看了看陈凡,“你瞧瞧,羊毛大衣,丝绵混纺面料的中山装,一看就不是普通裁缝的手工,最起码也是百货公司售卖的高档成衣,单单这身衣服,就能换一辆永久自行车,你信不?!”

  陈凡低头看了看自己这身衣服,有这么贵吗?

  这身衣服还是机械厂送的,就是跟彩电、空调一起的那批,反正他在云湖百货公司没看到过同样款式和面料的衣服,便不知道价值多少。

  不过如今百货商店里一件普通的的确良衬衣都要十几块,这一身衣服,估计少说也要两百块,差不多能换一辆自行车,甚至还有富余。

  当然不包括自行车票,否则就不够了。

  听到这位大叔的话,厨房里剩下的两位厨师也不禁惊讶地看向陈凡。

  身上穿着两百块?什么家庭条件啊?

  大叔见众人都面露惊讶,又得意洋洋的说道,“这还不止呢,刘姐,别忘了现在住在招待所的都是什么人?除了文化、宣传和杂志社的领导,就只有参会的作家代表。

  虽然全省有197位作家,但每个地区只有2个代表,全省11个地区,总共22个代表。”

  他转头看着陈凡,咧嘴笑道,“这位代表,你刚才说是云湖的,那应该是云湖的代表吧?”

  陈凡心里正在惊讶,原来不是全部作家都来参会吗?

  听到大叔的问话,轻轻摇了摇头,笑道,“我是新作者,不是代表。”

  结果大叔更惊讶了,上下仔细打量陈凡几眼,“听说这次开会,只邀请了一个新作者,所以……你就是卢湾陈凡?”

  陈凡满脸惊讶地看着他,猜得这么准,莫非你是盲生?

  只邀请了一个新作者是什么鬼?

  难怪昨天晚上何青生那么信誓旦旦,原来根本就没有请其他人呐。

  大叔见他没否认,不由得说道,“你真是陈凡?好年轻啊!”

  厨房里其他人也都顾不得忙活,凑到一起在窗口看热闹,还在大声私语,

  “噢哟,他就是卢湾陈凡啊?年纪这么小的?”

  “上次王主任还说,陈凡肯定最少有三十多岁,这看着还不到20吧?”

  “长得是一表人才,就没见过比他还好看的,唉,小刘,必须抓紧啊。”

  “模样好、收入还高,还是个作家,尤其这气质,一看就是文化人。小刘,不要怪我说直话,你家闺女怕是配不上。”

  刘姐竟然深以为然的点头,“嗯,我也觉得配不上。”

  陈凡维持着抿嘴微笑的表情,过了一会儿,等他们终于不说话了,才站起身走过去,“师傅们,7点钟了,可以打饭了吗?”

  这时师傅们才反应过来,好一阵手忙脚乱,赶紧将所有食物搬到窗台前放好。

  那位刘姐也不说要介绍对象的话了,热情地招呼,“你们来开会的代表都不要票,免费吃住,你要吃什么,我给你拿。”

  她又忙着介绍,“稀的就是稀饭和豆浆两种,干的有油条、包子、馒头,另外还有酱萝卜和泡菜,要吃多少都行,但是不能浪费。”

  陈凡一听乐了,“行,那就两根油条、3个包子,再帮我打点酱萝卜和泡菜,装一个碟就行,完了再打一碗稀饭。”

  刘姐一边帮他拿碗碟装饭,一边惊讶地看着他,“这么多能吃得完?”

  现在的油条包子,跟几十年后的可不一样,那油条比某些女生的胳膊还粗,长度也差不多,包子一个就能装满一只碗,正常人一根油条配一个大包子就够了,他却要两根油条、3个包子,还有一大碗稀饭!

  陈凡笑呵呵地端起装满的餐盘,“差不多吧,先吃着,不够再加。”

  他也没走远,就在最近的桌子上坐着,也不管厨房里五个人站成一排围观,便是一阵风卷残云。

  最后还是拿了个包子,跟师傅们挥手道别,边吃边往外走。

  等他回到房间,还没看见第二个人去吃早餐。

  陈凡想了想,反正开会要明天,不如今天出去逛逛。

  他便拿了钱票,当然忘不了带证件和介绍信,随后便锁上房门走到前厅。

  前台后面,小彭正一手撑着下巴打瞌睡,不过眼睛始终半睁着,并没有真正睡着。

  看到陈凡过来,她立刻睁开眼睛站起来,“陈作家,你起来这么早?吃过早餐了吗?”

  陈凡笑了笑,“在农村习惯了早起,早餐吃过了。”

  随即看着她问道,“你还没下班吗?”

  小彭笑道,“要8点钟交班,正好吃了早餐再回去休息。”

  “哦。”

  陈凡应了一声,又说道,“昨天何主编跟我说要明天才开会,不知道今天有什么安排没有?”

  小彭立刻摇头,“我这里的行程表是没有安排的,除了接待报到的代表,就没有其他事情了。”

  她这时才注意到陈凡的穿着,略带惊讶地问道,“陈作家,你这是要出去?”

  陈凡哈哈一笑,“你也别总是叫陈作家,听着怪怪的,不如直接叫我的名字。”

  顿了一下,又说道,“如果今天没事的话,我就想出去逛逛。哎,我想请问一下,你知道省城有家野味餐馆吗?”

  小彭立刻笑道,“是野味酒楼吧,当然知道啦,那可是省城最出名的酒楼,连长江宾馆有贵宾入住的时候,都要找他们帮忙,调野味和厨师过去帮忙做菜。”

  陈凡有些不解,他记得老彭明明说的是野味餐馆啊?

  可是听小彭的解释,似乎应该就是那家。

  小彭见陈凡若有所思的样子,又解释道,“野味酒楼以前确实是叫野味餐馆,不过当年还只是一家只有两间门面的小店,卖的吃食也不多,最出名的是野味卤汁面,还有就是炸麻雀,解放前在省城就很出名,还有报纸报道过。

  后来公私合营,规模扩大了一些,也有了新的店址,就改名叫野味餐厅。

  我们省城对食肆的规模分得很清楚,根据桌位数量、餐厅大小,从小到大分别对应餐馆、餐厅和酒楼,酒楼是最大的。

  现在的野味酒楼,有80多名职工,还有自己的捕猎队、船队和车队。

  他们现在的店是一栋两层楼,一楼是大厅,可以同时容纳上百桌人用餐,二楼是包厢,足足十个包间,专门接待外宾和贵宾。

  你在省城游玩,野味酒楼确实是必须去的地方,哪怕吃一碗野味卤汁面,也算来着了。”

  等她说完,陈凡不禁笑道,“你对那里很熟悉啊,是不是经常去吃?”

  小彭撇着嘴连连摇头,“吃不起、吃不起!”

  顿了一下,又笑道,“野味酒楼最便宜的野味卤汁面,也比外面贵得多,要1块钱一碗,只是因为大部分人都消费得起,才有很多人去吃,我去那里也只是吃面。像其他野味菜,我是想都不敢想。”

  她说着打了个手势,眼睛瞪得老大,“一只烤野鸡,就要12块!你敢信?!”

  陈凡眨眨眼,12块的烤野鸡,似乎也不算太贵啊。

  人家全聚德的烤鸭,也要8块到10块钱一只呢,而且这还是打包价,如果在人家店里吃,一只12块起,就这还供不应求。

  不过回头想想,一只肥鸡也才三块钱,餐馆里弄个全鸡锅子,要不了10块,那野鸡既没油、也没多少肉,就吃个新鲜,12块钱,确实不少了。

  还有那野味卤汁面,竟然也要1块钱一碗,别人家的面条都是论“角”卖,他家的已经到“元”了。

  没得说,绝对的高端消费场所。

  不过还好,以陈凡的收入,还是能偶尔去那里搓一顿。

  就在他暗自思索的时候,小彭从抽屉里翻了翻,递给他两张票,“给。”

  陈凡看着她手里的票,不禁有些奇怪,“这是什么?”

  小彭笑道,“野味卤汁面虽然贵,可是爱吃的人依然很多,所以他们区里的财贸办公室就特意印发了卤汁面的票。”

  说着又往前递了递,“没有这个票的话,可是买不到卤汁面的哦。”

  陈凡满脸古怪地接过票,问道,“是只有卤汁面要票吗?”

  之所以这么问,是因为票证上面还真就写着“野味酒楼卤汁面1碗”的字样。

  小彭点点头,“买卤汁面的人最多,所以就要凭票购买。不过一楼也有便宜的吃食,比如他们的炸麻雀就很不错,只要3分钱一只,还有麻雀面,只是口味不如野味卤汁面,很少有人会特意跑去吃这个。

  至于二楼的风味美食,因为买的人没那么多,反倒不用票,什么肉票、粮票都不用,只要掏钱就可以。”

  陈凡看着手里的票,呵呵笑道,“听着还挺新鲜。”

  心里却在犯嘀咕,卤汁面1块?麻雀却只要3分钱一只?

  小家雀也太没有牌面了吧。

  他想了想,随即看向小彭,晃了晃手里的票,“你把票给了我,那你自己不就没了吗?”

  不等小彭说话,他又笑道,“要不,我请你做向导,顺便请你去野味酒楼吃饭?”

  小彭听了果然有些心动,那可是野味酒楼啊,好久没吃过了。

  可思索两秒,还是摇了摇头,“不用这么客气,就是两张票而已。而且我刚上了一夜的班,实在没力气出去。”

  她拿起台子上的纸笔,写了一个地址,“这是野味酒楼的地址,就在主干道上,你开着车过去很方便。不过,”

  她看了看墙上的挂钟,呵呵笑道,“现在才7点半,他们只供应早餐,而你又刚刚吃过早餐了。要不先去逛逛其他地方,再去那里吃午餐。”

  陈凡点点头,笑道,“也行。”

  与小彭道别之后,便出门上车,缓缓开出院子。

  昨天到的时候是晚上,很多东西都看不清楚,现在再看省城,果然……也就那样。

  70年代的城市能好到哪里去呢?

  即便是江南省的省会,也极少有超过5层楼的建筑。

  相比同样是千年古城的云湖,省城某些地方甚至还略有不如。

  不过有一点倒是真的,省城的道路确实比云湖宽阔许多,整个市区范围也要大两三倍。

  除了这些,好像就没了。

  难怪以后会把云湖地区肢解,有这么个小弟在下面,省城很没面子啊。

  开出小巷上了主干道,沿着道路两旁的,绝大部分都是两三层高的楼房,一楼是门面,二楼三楼看不清是住宅还是办公室。

  刚上主干道没多久,便看见昨晚兜了好几圈、占地约有半个足球场大的文化广场。

  在文化广场北端,是一座礼堂式建筑,这里便是工人文化宫。

  此时路上满是熙熙攘攘的人群,大部分人骑着自行车赶着去上班。

  这时候可没什么自行车道,几乎所有人都堂堂正正地骑在大马路中间,连挤满了乘客的公交车,也只能哼哧哼哧跟在后面,根本就不敢鸣喇叭。

  如此一来,陈凡的小吉普混在自行车队中,自然也快不起来。

  好不容易等前方的车队分批进入一家家单位,前方又有新的自行车加入。

  陈凡也不着急,开着车慢悠悠地观察一路的街景。

  和云湖一样,省城也是丘陵地貌,一路上坡、下坡数不胜数。

  然后一个上坡,这里的建筑突然高了起来。

  陈凡惊讶地看着窗外,打量着一栋栋足足有8、9层的“高楼大厦”,由于离得有点远,看不清大楼入口悬挂的牌匾,也就不知道是什么单位这么牛。

  再往前开了一段,道路逐渐变窄,高楼大厦也没了,变成一栋栋低矮的民居。

  这些民居有高有低,低的是平房,高的也只有两层,而且挨得很近,从远处看过去密密麻麻的,跟几十年后的城中村很相似。

  这里应该就是省城的老居民区了。

  反正也闲着没事,他便将车停在路边,一头扎进小巷子里。

  结果十分钟不到,又从里面钻了出来,脸上还有几分晦气。

  这里的居住条件未免也太差了吧。

  他刚走进巷子,就能闻到一股臭气,这种老居民区里面,竟然连个下水道都没有,遍地污水横流。

  每隔一段地方,就有一个明显是后来开挖的旱厕,陈凡路过时,还有不少人在排队等着倒尿桶。

  那股气味,直接将他逼到另外一条巷子。

  这条巷子稍微好一点,比刚才那条要宽一些,甚至能容纳一辆轻卡车出入。

  然后他就看见一辆拉着水罐的轻卡车慢吞吞挪进来,再往里面开了几十米便停下,一人从驾驶室里下来,拉起一根粗水管对准一个不到两米高的池子放水。

  刚才还空无一人的池子旁,几乎是瞬间出现几个身影,一分钟不到,人群便将池子围了一圈,每个人后面都还有排队的人。

  陈凡走过去一看,原来是拿着水桶在接水。

  所以这里也还没通自来水?

  旁观了不到一分钟,陈凡便忍不住往回走。

  还省城呢,就这?

  不过,记得好像上海某些居民区也是这样,不知道是不是真的。

  嗯,等过段时间去上海,一定要去看看!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jr01.cc。绝人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jr01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